TMGM TMGM 立即开户
文章背景

两大“泡沫指标”共振,美股遭遇“巴菲特指标”强烈警告!

Source:

自4月低点以来,泡沫指标美国股市不断攀升,两大烈累计涨幅达到36%,共振告无视各类风险信号。美股现阶段,遭遇它正面临“股神”巴菲特最为关注的巴菲标强估值指标。

被称为“巴菲特指标”的泡沫指标这一工具,尽管有局限性,两大烈却是共振告衡量股市泡沫的重要标准。目前,美股该指标已超越2022年熊市前所创下的遭遇疫情时代历史高点。通过比较美国股市总市值(约72万亿美元)与国内生产总值(GDP),巴菲标强这一指标显示美股总市值是泡沫指标经济体量的两倍,尽管美国GDP增长迅速。两大烈

巴克莱策略师Stefano Pascale在报告中指出:“当前比率表明股票被高估,共振告这支持了市场对‘泡沫化行为’的担忧。” 尽管指标存在局限,投资者仍然应当关注这一创纪录的“市值/GDP”比率,它警示市场的极度狂热。

今年初,巴克莱推出了“市场狂热”量化指标,基于1997年以来的期权数据,旨在捕捉非理性繁荣的临界点。在AI革命帮助少数科技巨头创造巨额财富的背景下,市场普遍将之与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相提并论。

巴克莱发现,其指标与巴菲特指标高度一致,均发出警告。目前,流动性期权下的“狂热”状态股票比例约为11%,显著高于长期平均的7.1%,且这一比例仅在互联网泡沫和2021年散户热潮中突破10%。

标普500指数市盈率在持续上升,市场泡沫担忧一直未减。空头警告,劳动力市场降温和消费者财务压力显示美国经济基础正在动摇。然而企业财报的强劲及AI支出带来的经济刺激,仍在支撑高股价。

巴菲特在2001年曾指出:“当估值与GDP比率到达现有水平,投资者无疑在玩火。”但他在2017年也提醒股东,不能仅凭几个公式就急于断定市场高估或低估。

巴菲特强调,虽“每个数字都有其意义”,但重要性应结合具体情境分析。

巴菲特指标的历史“误报”支持了这种谨慎态度。今年5月,该指标曾暗示股票“相对便宜”,随后美股却出现了六个月的大涨。2019年春季,同样发出的警告未能阻挡标普500的进一步攀升。

指标失灵的原因在于市场结构的巨大变化:大型科技公司以庞大现金流占据标普500近三分之一市值。Pascale指出,另一个问题是GDP仅反映国内活动,且美股公司收益日趋全球化。他补充:“经济向好时,投资者常乐观,这会反过来推高GDP。”

如今企业盈利暴增,为高股价提供了有力支撑。根据彭博资讯,超过70%的已发布财报的标普500公司,利润同比增长近13%,销售增速更是三年来最佳。

德意志银行策略师在11月4日的报告中指出,标普500公司的盈利增速中值处于过去15年的高位,增幅广泛,缓解了市场对增长过于集中于少数科技巨头的担忧。

不过,德意志银行的Jim Reid指出,市场叙事悄然变化,对“集中度”的担忧正在加剧回调恐慌。他将Palantir近8%的暴跌视为这种转变的象征,尽管该股在过去一年内暴涨四倍。“这对任何财报设定了极高的门槛。”

巴克莱策略师总结,尽管市场将进入季节性强势期,仍需保持警惕。他们建议投资者“继续轻仓获利,以锁定近期收益并限制风险。”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