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30日,美元星期四。不明美联储在连续两次小幅降息后,短期夺明确表示未来政策方向不确定,反弹12月是可期否再次降息尚未确定。同时,深跌自12月1日起暂停缩表,难现将到期资金再投资于短期国债。关口此消息发布后,仍争美债收益率出现趋平,美元市场对12月再降息的不明押注回落。美元初升后回落,短期夺截至发稿报99.1669。反弹
美联储将联邦基金目标区间下调至3.75%-4.00%,可期并强调不会预设未来航线。深跌多数委员将“中性”区间标注在3%-4%,这意味着政策利率已接近“既不刺激也不抑制”的水平。主席在发布会上使用“温和偏紧”形容当前立场,反映了委员会内部对于是否需要再次降息的分歧:一些委员主张进行更大幅度的降息以稳定增长,另一些则认为劳动力市场尚未显著恶化,不宜提前宽松。整体来看,未来的数据将更具解释力,而非单纯影响政策倾向。
当前讨论的重点在于物价与就业之间的错位。剔除关税冲击的通胀接近目标区间,核心PCE虽高于目标但有所回落,住房服务相关通胀亦在放缓;与此同时,就业并未显著弱化。在这一背景下,“再降息以实现中性政策”与“暂停观察等待数据”均具备逻辑支撑,市场对12月的预期趋向平衡。这种均衡主要受限于前端实际利差和路径不确定性溢价:前者提供支撑,后者则限制趋势性变化。
在资产负债表方面,FOMC决定自12月起暂停量化紧缩,通过再投资到期资金主要于美国国库券,缩短资产久期并改善与国债的匹配。对美元的影响是双向的:缩表暂停改善美元流动性,可能在中长期压低期限溢价;前端名义利率在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仍较为坚挺;储备因负债科目自然扩大而被动下滑,超额准备金不会立即增加。这意味着美元的“流动性松弛感”将是渐进的。因此,
更可能在“利差支撑-流动性边际改善”的拉扯下出现高频波动,而非单边走势。
市场表现方面,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性明显:在发布会问答阶段,美债收益率整体上行,期货市场对12月再降息的隐含幅度降至近乎零,美元因此获得阶段性利差支撑。
从中期看,美元强势周期是否见顶,取决于三条链条的变化:第一,真实利差能否持续回落并被市场确认;第二,名义与实际利率曲线的期限溢价是否在流动性改善下明显降低;第三,欧洲央行、英国央行和日本央行政策及增长轨迹是否提供稳定的估值支撑。当前,这三条链条中的第一条仍未实现,第二条处于流动性改善但渐进的状态,第三条则仍在数据和政策的博弈中,因此
更像是在“上升难、回落轻”的区间化阶段。
技术分析
30分钟图显示,
在98.63附近形成低点后快速反弹至99.35,随即回撤并在99.10附近横向整理,呈现“V形反弹+高位震荡”结构。MACD位于零轴上方,但柱体由红转绿,DIFF与DEA趋近,表明上行动能逐渐减弱但趋势尚未改变。RSI约57,处于中性偏强区域,未显过热。
在价格层面,上方仍受99.35压制;下方98.94为前高支撑,进一步为98.63/98.55低点区。整体趋势为强震荡,后续方向取决于99.10—99.35区间的走势及动能变化。